第74章 侠女追夫记(三)
虽然村里还是有不少人介意赵文礼之前的错事,但是经过村长的劝说,再加上赵家的那个迎春小姑娘时不时在村里转悠,看到需要帮忙就上前帮把手。如此时间长了,大家心里的疙瘩也解得差不多了,赵家的学堂也逐渐有人报名了。
孩子们的学业少,他们都不曾想过考取功名,不过是多识几个字,是以学习的时间只定在上午半天时间,下午就帮家里做做农活。迎春闲来无事,看到这种情形,一思索,既然如此,倒不如就由她来教孩子们武功?如此一来强身健体,二来上山打猎出门防身也是不错。于是她就带着赵文礼找到村长,把心里的想法说了遍。
村长也觉得实在,就让孩子们都把父母请来,在学堂里把这件事说了下。父母们也觉得这个注意还不错,再者学费虽又因此多添了些,但到底没添多少。如此一来,迎春和赵文礼又多了笔收入,再加上土地承包出去回收的费用,家里的日子也好了许多。
弹指间,迎春在这个村子也呆了许久,街坊四邻或许她比赵文礼还要熟悉,平时家里有个小忙也都是她出面,俨然一副女主人的做派,而赵文礼也一直由着她,从不多作解释。于是前者更加我行我素。
学堂的位置就在赵文礼的家里,在院子搭了个棚子,逢雨天便会停课,学堂晌午是不管饭的,这天晌午学子们下了学拿着书包便回家了,在门口遇上回来的迎春,几个孩子乖巧的叫声:“迎春先生好。”因为迎春教他们武功,也算是个先生,尤其这些孩子特别崇拜她。
“你们好,下学了就赶紧回家吧,路上莫贪玩。”
“是,先生。”
下午是武术课,这个比较暴力,地点就定在野外了,那地大。
赵文礼把笔墨纸砚收了,问道:“去哪儿了?”
“
玩!”她晃晃手里的青菜,“村长夫人有事找我帮忙,完事后她送了我些青菜,咱们晌午做了吃吧。”
“给我吧。”赵文礼接过来,走到井边打水,然后淡淡道:“你已离家许多时日了,如今天已入秋,理应回家一趟,莫让你父亲忧心。”这几个月,她只回去过一次。
“不急不急,”迎春笑嘻嘻道:“我来时就跟父亲说好了,事情没办成我是不会回去的。”
至于什么事情,这俩人心里明镜着呢。
迎春见他不说话,又凑过去帮忙择菜,她本就生的娇俏,这刻意的一笑更让她显得活泼可爱,偏她故意扮乖巧,又往前凑了几分。
赵文礼垂眸一顿,瞥见地上的影子又晃动了几分,他只好往后撤了撤。
迎春一扁嘴,老老实实蹲那不动了,手里的青菜扔了过去。
赵文礼洗好菜回灶房,后面的小尾巴继续跟着,谄媚道:“我来我来,这些烧饭的活就交给我吧。”
赵文礼瞅着她,后者继续道:“左右这种日子是长久的,不会做饭怎行。”
赵文礼叹气,听这语气就知道这小姑娘短时间内是不打算放弃自己了。
“我来吧。”他边切菜边道:“过两天我要出去一趟。”
“去哪?”
“暮云镇。”
迎春脚步后移。
他又道:“天冷了,我要去买些布和棉絮做床被褥。”
“买几床?”迎春问,有她的份吗?
赵文礼选择性忽视掉她话里的意思,淡淡道:“你收拾收拾,跟我一起出山吧。”
迎春闷声不吭,谁晓得他是不是想借机摆脱自己。
“你会做被子吗?”
“我可以找人帮忙。”实在不行就自己动手,扯块布缝好了把棉絮塞进去凑合着用就行。
这天天气不错,天空蔚蓝,白云朵朵,迎春把自己的东西放进包袱,然后趁某人不注意……藏了起来。
“先生,你有看到我的包袱吗?怎么找不到了……”
赵文礼正在院子里喂牛,牛车是借来的,听到这问话他一点都不意外。
“找不到就别找了,赶路吧。”百草堂还能缺这些衣裳。
“好啊好啊,那就等回来了再找!”迎春一股脑跑了出来,随即跳上马车。
回来?他从未想过她还能回来。他相信,简大夫也不会任她这般胡闹。
赵文礼赶着牛车,迎春坐在他身边,出了家门在路上遇见乡亲,她打起招呼来比赵文礼还熟络,偏偏乡亲们就是喜欢她。
马车上了山路,一路行下来到处都是小山丘,不一会来到了山间的小道。迎春立马捂住眼睛,一头扎进男人怀里:“我害怕!”这条山道看着太吓人了,下面就是万丈深渊啊。
过了山道赵文礼温和道:“没事了,我们过来了。”顺手把她推开。
“我们什么时候回来?”
“很快,坐稳了,我要赶车了。”
“哦。”
两人刚进了暮云镇赵文礼便把人送回了医馆,跟简大夫寒暄了几句,他拿着银两去买东西。他看看天,倘若来得及,兴许今天还能赶回山上,在山洞里过一夜。
布料和棉絮都是在暮云镇买的,此时天色尚早,还能赶得回去,他拿着东西往回走,却找不见了牛车。
“赵先生,牛车被二小姐牵回医馆了。”医馆的伙计道。
赵文礼颇觉无奈,“你们二小姐还说了什么?”
“二小姐还说让您回医馆找她。”
赵文礼一路被领到医馆,院子里迎春正在拿着一小撮青草喂牛,见到他展颜一笑:“先生!我在帮你喂牛。”
“那我是不是要谢谢你?”
迎春腼腆一笑:“先生不用客气,只要先生莫怪我擅作主张就好。”
他走过去,牵过缰绳,温和道:“迎春,你既然回来了就留下来吧,我还要赶路呢,就先走了。”
他说得毫无留恋,迎春为此当场红了眼眶。
“文礼来了啊。”是简大夫。
赵文礼温和笑笑,点头致意。
简大夫指着牛车上的东西问:“你这是?”
“是几尺布和棉絮,用来做被褥的。”
“做被褥?你会?”
“……回到村里我找人帮帮忙即可。”
“既然不会那今天就别忙着走了,我让迎春她娘亲动动手,给你把这棉被做好了。”
“简大夫的好意我……”
“迎春,还愣着,去把东西拿你娘亲那里去。”简大夫一挥手,十分善心道。
“是爹!”迎春抱着东西一溜烟的跑了。
赵文礼被迫留下。
晚饭跟简家人一起吃的。
饭桌上简父简母简姐俱在。
让他顿生一种带着媳妇回门的错觉,如坐针毡。
叩叩——
赵文礼站在窗口处看着外面的夜色,思索着要怎么开口才能让迎春离开他。听到敲门声他犹豫了下,开门后,门外果然是迎春。
她笑得乖巧,手上提着一桶水,还在冒烟。
“你做甚么?”
迎春挤了进来,把水桶放好,拿过凳子,又把药材丢进桶里,甜甜道:“爹说了,用热水泡泡对你的腿有好处的。”
第三日,赵文礼带着做好的两张被褥准备回村。只是通常情况下,晓得他要走了,迎春定会守在一旁寸步不离,这会子是怎么了?半天不见人影。不过这样也好,也省得他苦口婆心的劝她了。
“简大夫,这几日叨扰了,还有,谢谢简大夫和简夫人的好意。”
简大夫看着他半响,深深叹了口气,拍拍他的肩膀,语重心长道:“小伙子,别的简叔也不多说了,你我心里都有数。倘若你觉得自己是幸运的,那就不要让迎春伤心。这人呐,便是圣贤,又有几个能说自己这辈子从未行差踏错过的?重要的是,知错能改,方善莫大焉。”
赵文礼背负着这几句话,驾着牛车一路出了镇子。
“先生!”
上午的阳光异常明媚,光线柔和,迎春站在乡间小路上,与他对视。
久久,他道:“上车吧。”
“先生……”迎春抱着自己的包袱爬上牛车,嘤嘤唤了声。
回到家的第二天,迎春好像没了后顾之忧般破天荒的起了个大早,她把被子全数拿出来晾晒。再过不久天就入冬了,有了这两床被子天气再冷也能对付过去。
她现在和先生各居一屋,她住的是侧屋,先生住在正屋,如此若是有外人来,她住在侧屋也方便些。说是两间屋子,其实中间只是隔了块木板而已。
赵文礼见她忙的起劲也没说话,辰时吃了早饭没过多久,孩子们也陆陆续续来上课了。迎春见孩子们来了,把他推出灶房,道:“你堂堂一个教书先生,就该舞文弄墨,洗什么锅碗啊,我来!”
孩子们有课间休息的时候,只是这个时间没有固定而已,全看教书先生的意思。但是很显然教书先生也有无奈的时候。因为迎春把昨日顺便采来的野果拿了出来,她蹲在井边,把野果放盆里一个个搓洗。
孩子们馋得很,没心思听课。
赵文礼讲罢最后一段论语的意思,放下书卷,温和道:“先讲到这里,你们休息一会吧。”
孩子们闻言成群结队奔到井边,围着迎春叽叽喳喳。
“不许抢不许抢,果子多得是,大家都有份的。”
果子分发完,迎春拿着仅剩的两个走过去递给赵文礼,后者温和笑笑:“你吃吧。”
迎春笑:“一人一个。”他这才接了过来。
迎春笑着凑近他:“怎么样?好吃吗?”
他答:“很甜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