农家几许炊烟起

作者:傅澜珊

第72章 侠女追夫记(一)


  曾经的东西两村,那个山窝里的小山村,如今已经全数迁徙至山的外面。村民们都不太清楚为何要迁徙,也不晓得这个叫做“般若镇”的小镇又是谁建立起来的,只知道在多年前,突然从天而降一群官兵,告诉他们赶紧收拾收拾东西迁徙到外面的世界。
  他们那时候很惶恐,祖祖辈辈生活了许久的地方就这么被迫放弃,换谁都不会乐意。只是最后,到底是迁徙了。而那些官兵,也在山间开了小道,供他们继续耕种这里的土地,祭拜这里的先人。
  外面的世界很纷杂,是他们以往都很少接触的,只是外面的世界也很精彩。
  般若镇建立在皇城的边缘,路程脚力不过两天时间,而许多南来北往的商人也都由此经过,如此一来,他们的生活比昔日更为宽裕,那些官府中人也为他们划分了田地。
  固然东西两村的民众都不多,一个偌大的小镇住了这么几个人难免显得冷清,然而若是加上那些住在山上的土匪山贼们,那么这个小镇便热闹了。
  老实巴交的民众,和舞刀弄枪的山贼同住一个屋檐下,这日子怎么想怎么精彩。
  这些民众在初入住般若镇的时候,因不熟悉这里的地形,许多人都会迷路,然而也会有好心的识路人来为他们带路,久而久之,这看似迷宫暗藏玄机的般若镇,却也是那么可爱。
  蔚蓝的天空下,上有青墙黛瓦,下有小巷大街,街道是青石板路,间或一座座三孔青石桥;小镇外围是潺潺的流水,落日的余晖。河面上一架由木板链接而成的铁索长桥横跨河流两岸。河水清澈依稀可以瞧见在水里游来游去的鱼虾,还有几艘捕鱼的乌篷船。
  时值正午,私塾里的学子下学回家,赵文礼收拾好手边的东西,交代了几句,也往家回。他的学堂从村里也搬了过来,一开始人少,后来人多了,在镇长和乡亲的帮助下,便在镇上找了块空地,盖了座私塾;而他娘子办的功夫学堂也搬了过来,只是娘子如今已上了岁数,他也不想她再操劳,便交由下面的徒弟来安排每日的学习。
  如今的他两鬓已生华发,抬头纹也不知长了多少,曾经清秀的书生模样,如今隐隐约约已显现了符合年龄的老人斑。他腋下夹着一卷书籍,缓步走在回家的路上。
  想了想,他轻轻笑了下,今日又不知迎春给他准备了什么好吃的。路上遇到熟悉的人,打了声招呼,微颔首。
  于当年,总是想到多年后的人生,如今到了“多年后”,却又总是忍不住去缅怀“当年”。
  他还记得,那晚是他度过的最漫长也是最短暂的一夜。
  那天傍晚下着大雨,青柠把雨伞给了他离开后,他懦弱悲怆的想到了死。他想,这一夜的风吹雨打再加上他本身的伤,多半是活不了了,细想下来,他也就只有这一晚可活了,想想这些年来,这一夜的生命是那么短暂,不过别人的一场酣梦。可是,这一夜又是那么的长,那些寒风和雨点毫不留情的吹打在他身上,他浑身无力躺在冰冷的地上是那么的绝望。他从来都是骄傲的,是自满的,然而这一刻,他是那么的希望能有一个人把他拉起来,把他从这冰冷的地面上搀扶起来,给他一个希望。
  当他醒来时,他看到绣着花纹的帐顶,还有身上盖着的锦被,和外面断断续续的女子交谈声。他是个无神论者,知道自己被救,且活了下来。
  他动了动身子,除了上半身,他双腿麻木,几乎没有任何知觉。
  ……这算是对他的惩罚吗?
  救她的是暮云镇简大夫的小女儿,简迎春,一个活泼善良可爱的小姑娘。
  他很感激她,只是,她似乎喜欢自己。
  他不以为意,他残着双腿,贫困潦倒,有家不能回,他不觉得自己有任何一个地方值得她倾心。她不过是小儿女的心性,过了这段时间,自然会好,也会放他离去。
  当归和青柠要成亲了,他想去看看,看她穿着红嫁衣的样子,一定是最美的。
  清晨的白雾将散未散,赵文礼从百草堂医馆走了出来,医馆的大堂里已经有小厮在打扫。他们见到他,点头打了声招呼,面露疑惑。按理说简大夫救了这人,便是要走,也理应跟救命恩人
  打声招呼的,怎么这大早上就离开了呢?
  片刻,一道聘婷的鹅黄身影出现在大堂里,是简家二小姐,简迎春,众人顿悟。
  简二小姐心喜她救回的那人一事在医馆里已是人尽皆知。
  简二小姐道:“大家早上好。”
  “二小姐早。”
  赵文礼一路出了医馆,花了几个铜板在街边喝了碗稀粥,吃了根油条,开始上路,一会便到了暮云镇外的河流。
  他上了船,在船上站定片刻,缓缓道:“出来吧。”
  迎春从一棵大树后面跳了出来,见他神色清淡,她讨好性的嘿嘿一笑:“先生,我爹非要我学女红,我才做不来呢,我跟你去你家转转好吗?”
  赵文礼没应下也没拒绝,迎春见状,三两步跳了上前。
  “先生,我们走吧!”
  山路崎岖虽不好走,然而迎春是个闯荡惯了的姑娘,这些坑坑洼洼的碎石还是难不住她的,走了这么许久她也没喊累,反倒是赵文礼,微微有些喘.气。
  迎春看着心里难受的紧,“先生,我好累,我们歇会好吗?”
  赵文礼不言,折了根树枝递给她,淡淡道:“我拉着你,当心着脚下。”
  迎春抿抿嘴,有些不高兴,她只是怕他累!然而再想想,她又开怀了。先生真是个好人,明明不想她跟着却还是答应了,此刻自己累得都快不行了,竟然还要拉她一把。
  他们到了村子已是傍晚,村民三五成群,有挽着竹篮也有裹着包袱的,有说有笑的往一个地方走去。
  这一路走来,迎春是一头雾水,她都要怀疑先生是不是找错家了,怎么这里的人看他眼神都怪怪的,甚至有些不齿。
  她扯扯他的衣袖,“先生,我们要去哪里?”
  赵文礼道:“你要是累了就休息一会,我去去就来。”
  “不要!我不要一个人,我在这里人生地不熟的,万一遇上坏人了怎么办?我跟你一起去。”
  原来村子里是有办喜事的,那一溜的酒席桌子,或高或矮,村民肩挨着肩,堵在一个篱笆院里,人人脸上都洋溢着喜悦。
  “那是村里成亲的。”
  “成亲?”迎春好奇道:“我还没见过山里的习俗是怎样的,我想去看看。”
  “都一样的,你若想去,就去吧,我在这里等你。”
  迎春仰着小脸,“你不去吗?”
  “不去了,你去吧。”
  迎春一路小跑过去,村民见是个娇俏的小姑娘,一时好奇纷纷给她让了道。
  迎春有看到,新郎官长得十分俊秀,她怀里的新娘子穿着嫁衣,盖着红盖头,她看不见她的样子,但是新郎官长得这么好,想必新娘子也必不会差了。
  众村民起哄,一时间嘈嚷声十分热闹。突然一阵小风吹了过来,撩开了新娘子的喜帕。
  迎春看到了,新娘子是经过悉心装扮的,本就姣好的底子经过胭脂水粉的点缀更是美丽。精致的妆容下,新娘子垂着眸子,嘴角弯起,看起来十分的喜悦。
  等到新人拜完了堂,村民分桌而坐,她也被拉了过去。
  “小姑娘,你不是咱们村子的吧。”一位大婶问她。
  “嗯,我家在暮云镇。”
  “哦,”那大婶又道:“你怎么会跟赵文礼在一起的?”
  话落,酒桌上的人纷纷看向她。
  是她的错觉吧,这些人的眼神中分明盛满了不屑和厌恶。
  为什么?
  “是先生带我来的,我好奇他的家乡,就跟来了。”说完她又忍不住道:“先生人很好的。”
  “先生?”其中一人嗤了一声。
  大婶笑了笑,冲她们摆摆手,“姑娘,我说你也太单纯了吧。什么人好,什么人不好,这人心隔肚皮,谁都断定不了的事……”
  迎春一路垂头丧气的回来,那些人跟她说的话她不想信,可是她们说的有理有据,容不得她不信。
  程大哥她识得,青柠这个人她也从姐姐那里听到过,姐姐很讨厌这个女人,因为她抢了姐姐喜欢的男人。爹为此还臭骂了姐姐一顿,让她莫要自作多情。
  她一路走回,心里难过的要死,难怪她这么漂亮他都不喜欢,原来是有心上人了。
  “先生……”
  赵犇道:“你都知道了吧。”知道了他是个怎样的人,就快些离开吧,免得被他连累。
  迎春垂首,无精打采的样子,还不如不知道呢,吃醋的感觉真难受。她又抬头看了他一眼,见他神色淡淡,情绪似乎没有任何的起伏,可是她知道,这些都是假象。她喜欢的人只是有了心上人而已她就这么难受了,先生的心上人却嫁了别人,心里肯定比她还要难受百倍。
  从这里看去,视线那头刚好是个篱笆小院,院子里的新房灯火微漾,门上的大红喜字看起来是那么的夺目。
  她催了他许多次要离开,他都无动于衷,直到那间新房的烛火被灭了,他才阖了阖目,转身离开。
  她亦步亦趋的跟着,听到他要赶她走,她老大不愿,她跟着来就是要追着不放的,怎么这么轻易就离开。再者,他即便有了心上人,然而他的心上人已经红衣他嫁,她要留下来抚.慰他受伤的心灵。如此时间长了,日久生情,她的胜算就会更大。
  嗯!就是这样,她是赖定他了!
  可是事情的发展完完全全出乎她的意料,她那么信任他,他却做了那么伤害她的事……
  *
  她一路逃出他的家,外面漆黑一片,连天上那点月光都变得黯淡了,就如同她此刻的心情般。
  她双臂环膝坐在地上,四下看了看,知道自己是迷了路。回想方才的惊险,他那样对她,几乎就差点就要了她……
  “啊!”迎春正在想事情,不妨身后突然冒出一人,从后面将她抱了个满怀。
  “你是谁?”迎春用力挣开,见来人一双眼睛色眯眯的上下打量自己,她皱着眉头,慌忙整理凌乱不堪的衣裳。
  “
  小美人儿,我是你三胖哥哥啊,这么晚了你怎么一个人在外面啊,这多不安全,要不跟三胖哥哥回去吧,在我家住一晚,明天送你回家。”三胖子家就住附近,今天村里三个光棍汉子成亲,他心里急嫉妒的慌,晚上就出来溜达,这才遇上了迎春。
  这种人一看就知不是什么好货色,迎春冷冷道:“不用了,赶紧滚!”她心里正堵得慌呢,哪个不长眼的敢往qiang口上撞。
  “哟,小美人脾气还挺辣的,滚?呆会老子就让你滚个不停!”说着一跃扑了上去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