农家几许炊烟起

作者:傅澜珊

第39章 亲事


  农家的早饭一向简单,毕竟饭后还要下田,是以早上一般只喝粥。镶银对做饭的事宜早已了如指掌,做出的饭比青柠做的还要还吃。她洗了米放进锅里,取来几个玉米馒头放进笼屉里开始烧火,等锅里差不多了又把赵大娘前些日子腌制好的蒜台切好拌了拌,留出一些后便把剩下的放进食篮里,又盛了一汤盆米粥,拿了几个玉米馒头。一起放进篮子里。
  她看着这些玉米馒头,轻轻笑了笑。
  “笑什么?”
  “阿牛哥?你怎么来了?不是让你不要下床的吗?”
  赵犇走进来,看了一眼,顺手拿过玉米馒头咬了一口,然后道:“可是在笑,这玉米馒头在以往,你从来都不曾吃过,更遑论会做了。”
  镶银也笑,横了他一眼:“你可别小瞧我,我不止会做馒头,还会腌制蒜台呢。屋里那一坛子还未腌好的蒜台就是我动手做的。”
  赵犇瞧她小小得意的俏模样,忍不住一笑,“你把剩下的饭菜端屋里去,我去田里送饭。
  “不行!”镶银难得绷一次脸,“你乖乖回去躺着,这些事我做会好的!”
  赵犇一笑,“忘了告诉你,刚才娘还问我怎么没去田里抽水呢,你说我该怎么回答?”
  “我……”镶银被难住了,“那你可以在程大哥的药房里歇息。”
  他又笑了笑:“我又忘了告诉你,娘一会就到,她说饭菜端来端去太麻烦了,要在当归这里吃,吃完了再回自己家。”
  镶银:“……”
  赵犇逗她:“镶银,你是想娘担心呢,还是想我休息呢?”
  镶银抿着唇瞪他,食蓝往他手里一塞,娇哼:“那你快走吧!”
  赵犇笑着出了灶房,忽然又回头看了她一眼,开始怨念:“镶银,果然还是娘在你心里重要啊。”
  镶银:“……”难道不该是婆媳俩争儿子丈夫的吗?
  她忍不住投以古怪一眼,稀奇道:“你以前就是个木头,怎么这两天变得……”
  头顶蓝天白云,骄阳万丈,篱笆院里那一大片翠绿色的蒜苗在微风里来回摇摆。
  赵犇看着她笑,犹豫半响方道:“那是在生死攸关的一刻让我明白了一个道理。过去的都已过去,计较也无甚作用;未来的还未到来,所以无需庸人自扰;而需要做的,是珍惜当下,当下的事,当下的人。”所以他不会再自卑,不会再径自认为,未来或许她会后悔选择了他,这些未知的事。因为知道她需要自己,所以他也不会再看轻自己,因为她需要他,这就是他的价值。
  镶银怔楞了许久才明白过来他话里的意思,她又哭又笑:“你何时也学会这么文绉绉的了。”
  赵犇走过去揩去她眼角的泪水,柔声笑道:“我什么都答应你。”
  镶银抹去泪水,像个突然找着家的孩子,紧紧攥住他的衣袖,要求保证再也不被遗失。
  “那说好了,你以后不可以再做那么危险的事!”
  “好。”他在心里默默起誓,以后但凡所有,都以她的意愿为先,再不擅作主张,惹她自责伤心。
  镶银又拿了两个玉米馒头放进食篮里,边说道:“你这一去怕是又要跟他们一起回来了,我再放两个馒头。”
  “那我走了。”
  “好,一会收拾好东西喂了牛我也过去。”镶银堵在他说话前开口道:“蚕我一会儿会照料好的,左右也没幼龄时那么难料理,再者我也有了经验,不碍事啊。”
  赵犇走后没多久赵大娘就来了,听说儿子下田了,一直怀疑大家都在骗自己的那颗心也放下了。儿子一向勤快,这回田里抽水那么大的事他居然呆在家里,她怎么想都不对。
  镶银伺候赵大娘吃了饭,又给她找来了针线活打发时间,自己收拾好锅碗,喂了牛,又拿了些莴苣叶子喂蚕,然后跟赵大娘打了声招呼,在农具房里取了铲子,也下田去了。这种季节,山里野菜最多了,做出来味道不比家里的差,家里的菜还要拿去卖呢。
  镶银撑船过了河,没走多远竟然碰上了赵文礼。于他和青柠的事她也粗略的了解过,但那些都是别人的事。他回村这么久也没传出些什么话,所以他们还是有些感激的,这个人总算还是想着青柠好的。
  “赵先生。”镶银不知该怎么称呼,他是村里的教书先生,她便也唤了一声先生。
  赵文礼温和笑笑:“刚下过雨,地上泥土湿滑,你当心些,快去吧。”
  “谢谢赵先生。”镶银越过他,又忍不住回头看了一眼。他还是一身儒衫,作书生打扮,面色白皙,半点不见庄稼人的模样,也许是真的不适合种地吧。这许久不见他,虽然之前也不曾仔细观察过他,但她还是看出他消瘦了不少。
  一早上水田已经处理好,此刻程当归和赵犇两人正在棉花地里挖沟渠抽水。
  镶银走过去,见只有青柠一人在吃饭,便问道:“怎么吃得这么晚?他们两人呢?怎么没吃?”
  青柠笑笑:“他们早吃好了,我吃得慢,顺便歇歇脚。”
  镶银与她蹲在一起,见她胃口很好,便笑了笑,柔声道:“你吃慢点。”
  “你进步真快,这才多久,他俩都说你做的饭比我做的还好吃。”
  “如果你们都喜欢我做的饭,那我以后天天给你们做来吃可好?”
  “嗯嗯好好!我说镶银啊……”青柠手上顿了顿,抬头见镶银正看着自己,她笑靥如花,青柠鼻子一酸,突然就吃不下去了。她丢掉手里的馒头,上前一把抱住镶银,骂道:“傻丫头!”
  “怎么了?我做饭给你们吃还不好啊。”
  “好!以后就你来负责做饭给我们吃!”
  “你快吃吧,再不吃就真的冷掉了。”镶银环视一遍棉花地,见有不少棉花都被大风吹倒,不禁担忧。
  青柠道:“没事的,扶正培土就好了,一会等他们把水抽完,咱就先把倒下的棉花培上土,你怎么带个铲子来了?”
  “我去山上挖些野菜,顺便给牛割些草回来。”
  青柠皱眉:“刚下过雨,山路肯定不好走,我陪你一起去。”将碗盆食蓝收拾好就要走。
  镶银笑笑:“我自己可以的,我不上山,就在山脚下挖一些,你帮他们吧,一会回来了咱们再一起去桑田。”
  青柠道:“这里没什么事了,等咱们挖了野菜回来也差不多了,走吧。”两人打了声招呼就走了。
  山野里微风和煦,百花齐绽,野菜野草繁多,两人没大多会就挖了不少。
  镶银笑着说:“这些野生植物,人和牛都够吃了。”
  青柠听完噗嗤一声笑了出来。
  姑娘家都爱花,两人临走时又采了不少野花,放在屋子里当摆设也是不错的。回来时那兄弟俩整理的也算是差不多了,几人收拾一番农具又往桑园走去。
  桑苗栽种下去也有许多日子了,如今枝枝条条树叶青翠,长势颇好。或许是地势平坦又处在高处且远离水田的原因,桑园里积水并不多,这样一来倒也不费什么事。
  青柠笑道:“还是镶银选得土地好,老天爷下这么大的雨都打不倒我们。”
  几人一笑,也算是松了口气。
  程当归道:“既然无大事,那就先回去,咱们吃了晌午饭再过来。”
  四人一起走回家,两个男人抗农具,女人家挽着篮子,那画面真真是教人艳羡。路上没少遇到旁人,别人看到这光棍了二十几年的汉子,突然就得了两个这么娇俏又不做作的姑娘,没少拈酸吃醋挤眉弄眼。
  程当归道:“被人羡慕嫉妒恨的感觉就是好!”
  回到家后李氏正在陪赵大娘唠嗑,两人都是目带喜色。
  “李婶。”几人规规矩矩叫了一声。
  李氏温和道:“回来了,我跟赵大姐正在商量你们几个孩子的事呢。”
  原来是两个老的见孩子们天天忙活,却决口不提成亲的事,就急了,这才聚在一起商量,想给孩子们施压呢。
  青柠和镶银还是有些不好意思,两人把野菜放在井边,野草交给赵犇拿去喂牛,双双跑进正屋摆弄野花。
  李氏瞧一眼因多了几束野花而显得十分生气的屋子,默默点了点头,一个家,有个女人才算样子。
  “赵大姐,你怎么看这几个孩子?”
  赵大娘道:“儿孙自有儿孙福,我随他们去吧。”
  李氏笑道:“这俩姑娘是不好意思呢,人家姑娘家的怎么也厚不来脸皮,大姐你也不给张罗张罗说句话。”
  “那你说怎么办?”
  李氏道:“左右念儿也要跟大山那小子成亲了,咱就把几个孩子的事一起办了,酒席什么一天摆完,这样省事不说还热闹,怎么样?”